2012年11月28日

2012年慧霖苑兒童佛學班善行報告


2012年慧霖苑兒童佛學班善行報告

善行,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善法的行爲。在兒童佛學班,要如何培養學生們在生活中隨時憶念起善法的實踐,是善行的最大目的。在所有的學習流程中,解行並重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們在讀經的課程裏了解了儒家思想、品德的建立;在佛史的課程中了解了佛陀的智慧與慈悲之後,創造一個有趣的善行活動環境,將有助於鼓勵學生們逐步實踐這些學到的理論。

慧霖苑的善行課程主要分爲多種項目,分別是手語、環保手工、家務和生活技能。手語善行,就是學習用規範的手語呈獻出佛曲。老師教導的每一句歌詞的手法,都是根據臺灣規範聾啞人士溝通使用的中文手語改良和聯串的。手語原本的用意是讓人們在失去語言能力之下用來與他人溝通的工具,雖然兒童佛學班的手語是呈現在歌曲的表達上,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乖離規範中文手語的基本動作。我們希望學生們在受到佛曲熏陶的同時,也能同時學習可以正式用來溝通的手語,並且從中可以體會到有溝通障礙人士的辛苦,培養同理心以及感恩心。

環保手工,就是賦予一些可再循環材料新生命,把它們二度加工成爲一些實用的用品。那些材料包括彩色廣告紙、報紙、塑膠捆帶、塑膠瓶罐、紙盒、A4紙張的包裝袋、厠紙軸等等,在老師們的創意打造之下,變成了雜誌盒、籃子、杯墊、窗簾繩、小袋子等實用又美觀的手工,即可教育學生們什麽東西是可循環再用,亦可訓練師生的創意,一舉兩得。

學生們除了克盡學生的本分努力讀書和學習之外,他們身爲家庭的一分子,就擁有協助護持家裏大小事務的責任。在善行課,學生們也有機會學習正確做家務的方法以及生活技能,如:折摺被單、整理書包、折疊衣物和鞋襪、掃地、扣紐扣、削切水果、折紙、撕紙、剪刀的運用等等。老師們都會盡量讓每個學生有機會練習和體驗各種不同的技能,繼而鼓勵學生在家裏,主動使用學過的生活技能與家務技巧,緩和父母的負擔,做個體貼的好孩子。

此外,由於慧霖苑兒童佛學班的年齡分佈較大,最小的學生只有四歲,最大的有十八歲,所以我們的善行課也根據他們的程度分成三組。四歲到七歲的善行比較偏重于技巧上的訓練;八歲到十二歲的善行比較偏重于合群與創造;十三到十八歲的善行則偏向實用技能的培訓,以及更宏觀的觀念培養。

今年的中學組善行作出了跟以往不同的改變與增上。中學生的活動不再只局限于唱唱歌、做做手工,而是加入了更多的課題思考以及社會常識的學習。今年增加的中學善行課程包括對自己價值觀的認識、職業與升學輔導、對加工食品製造過程的了解、環境中的食物鏈、急救知識、防火及逃生常識、劇本的編寫等等。這些課程用研討、影片、分組討論、示範等方式,讓學生學習到課室以外的實用知識和實踐,讓他們在慢慢蛻變成大人的時候,有更開闊的心胸和視野,並且學習觀察、關心和同理身邊的人事物,成爲一個有智慧的孩子。

其實,善行課程的範圍是很廣泛的,要學習的事項有千百种。但是,最重要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希望不要爲了唱歌而唱歌、爲了手工而手工、爲了遊戲而遊戲。既然已經付出了這些時間來學習,就必須要在這些軟性的課程裏找到它的定位和意義。只要我們清楚佛學班的方向和目標,是爲了用佛法來熏陶學生們從小成爲一個懂得思考和有修養的人,那麽即便是唱歌跳舞遊戲,都必須具備可以讓學生增上的内涵。只要師生合力,踏實地結合理論和實踐,在善法環境長大的孩子們,心中的善根菩提種子,在因緣成熟之下,必能開花結果。


通訊處


慧霖苑 Hui Lin Yuan
地址:101-1-06, Gambier Height, 
          Persiaran Bukit Gambier 1, 
          11700 Gelugor, Penang, West Malaysia.
電話/傳真:04-3991659
電郵:foxueban@hlyuan.org / hlyuan@streamyx.com

地址:1824, Taman Kepar, 
          13600 Prai, Penang, West Malaysia. 
電話/傳真:04-3991659
電郵:foxueban@hlyuan.org / hlyuan@streamyx.com

地址:176, Jalan Imbi, 
          55100 Kuala Lumpur. 
電話/傳真:03-21420664
電郵:foxueban@hlyuan.org / hyt176@streamyx.com



2012年11月26日

同理心 - 慧霖苑教師營講義

同理心目的

®要積極地愛護其他生命,進一步與萬物共存共榮,圓成和諧交融的地球村。
®如何培養同理心?應進一步自願克制個人欲求、憤惱,仍能尊重他人。在揭揚「利己」與「利他」之間,和合共生的關係,學習從身語意上克制私欲,發揮同情心。端正行為,養成好習慣,啟發人人本具的慈悲心。
®「與樂拔苦」: 本於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同情,而化為自願   克制自己的情欲急燥,以達到世間和樂善生的德行。佛經中稱之為「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生命之旅
®人的一生是前後相呼應。為什麼有些生命可以平安長大;有些中途夭折,甚至就沒有生存的機會,面對無常,我們要學什麼。
®對於擁有的,我們經常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沒有感覺他的存在,不知珍惜感恩,直到我們失去了它。例:手上的東西掉了,找不回或壞了,痛心了,難過了,才發覺生命原來這般脆弱,而它欲又操控在自己的手中。面對困難時,有那些解決之道?

生命的典範
®由於緣起的不同,有人一生樣樣齊全,有人身心或生存環境艱困殘缺。但所有的生命都是莊嚴而平等的,也是寬闊和絢麗的。練習把握當下,勇於負責面對,不放棄自己,不傷害他人,生命的果實自然甜美。

心的安住 一位學生的心聲
®有一天,我和佛友相約爬山。大家到休息站盥洗後,回到停車場集合,才發現某某人不見了。大家開始議論紛紛地討論起來,解釋為何某某在此刻不見的理由。有人說:「應該又去走走運動了。」另外一位說:「很勇敢,自己一個人行動。」
®一旁的我沒有任何話,心想;某某「又」脫隊,「又」讓這麼多人等,每回都是自己單獨行動……….。不舒服感覺漸漸浮現。不過五分鐘的光景,某某竟從停車場的車旁走出來,說:「你們回來了!我在車旁等你們呢!」在一陣嘩然聲中,大家上車啟程。
®坐在車裡,我反觀自己剛才對某某的一堆評論。我對他往日的印象,已做好了標籤黏貼上去,還大大地驗證這個標籤。我感到非常地慚愧懺悔。
®我們的身心會無法安頓,常由於:錯將身心安於在「人我是非憂慮苦惱中;著在「患得患失計較是非中」;繫在「貪欲渴求永不滿足中」;住在「恐懼顛倒無以安眠中」。
®身心,到底該如何安住?如果住在身體,身體會衰老,無法久住;住在金錢上,金錢會流動,不能停留:那麼住在愛情吧!只是愛情也會變化,不能長久啊!
®那麼,我們的心要安在住何處?這是在金剛經中,須菩提的大哉問。
®應讓心安住在慈悲;安住在智慧;安住在不放逸使自己在一切斷惡修善上努力精進,決意改變自己。
®在日常中,藉由對緣起的觀察體證,一點一滴地放下粗重的妄想心及更細微的執取,當真正不住於「肥、法」中,清淨心就生起了。心安住於清淨法喜中,享有平靜與安詳。

過去了,放下吧!
®人常常面臨生命很大的功課,那就是「選擇」。很多時候,難以做出決定,而且更常被「過去」所繫縛,把現在交給過去的決定。生命就這麼脆弱,沒有勇氣放「過去」,一直尋找過去所面臨的感覺、經驗、影子,放不下過去的幻影、過去的風光,拼命想留住過去,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的內在,有一個脆弱的地方,害怕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對自己、別人、世間都沒有信心,恐懼失敗。一直對自己說不可能與沒有辦法,用「想像」、「害怕」,殘害了自己。我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當中,如時間一般地,是不會停駐,亦無法回頭。該是什麼時、什麼地方、做什麼事,都要提起精神來面對,努力豐富現在補充過去的不足,這就是用功與進步。
®安住於每一個選擇,肯定自己的選擇,肯定自己的努力。慢慢地,這份安住的力量,會成為法的支持,陪著我們渡越生命的每一個橫阻與關口。
®修學佛法,是「知易行難」的。在面對自己的習氣,而尚無能力改變時,這就是一種的苦。但學佛不是避苦,而是了解苦,正見,而使心趨於平靜。要堅忍不放棄,以安穩的心,通過生命的種種考驗,一步步,不急不徐,不停止地走在醒覺的道路上。

慧霖苑教師營講義
2012年6月10日

2012年11月24日

萬丈高樓平地起 - 慧霖苑教師營講義(一)

萬丈高樓平地起 ~ 見賢思齊淨治身心

生涯規劃應有的心態

¡想要建立光宗耀祖的人,面對人生,內心常會出現三個問題:
   1.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常以審視人生為重要課題,並多行善為旨者,內心會出現的三個問題:
   1.如何樂在工作?
   2.如何與家人常保幸福?
   3.如何擁有正直的人生?

¡人生中有許多計劃可能會趕不上變化,但是學佛後的人,還是會覺得擬定計劃,完成修學佛法是必要的,是故內心也常會出現三個問題:
   1.如何樂在學習生涯中?並在佛法上得到法喜?
   2.如何與團隊,同參道友們關係保持和合?
   3.如何抱有固定的原則,令自己免除煩惱繫縛?

平地起 ─ 堅定目標
¡「立志要長,不要常立志」
    立志要長遠,不要常在立志,經常立志,不斷地變換志向,即等同於沒有立志一樣。在佛教教育、善行等各方面,定下明確的目標,朝著它穩健的邁進。若目標明確,過程中即使受一點苦都還可以熬得過去。但,如果目標不明確,受一點苦就想轉向。 所以在學習時,不要用喜歡、不喜歡來抉擇。喜歡、不喜歡是情感的。但,清楚哪些是應該及早晚必須要做的,這是理智的,是少用情感、情緒的偏向取捨。

平地起 ─ 以成佛為目標
¡「為利有情願成佛」
    佛是一切智,一切種智。佛已修得圓滿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度化眾生、慈悲、福德,皆是圓滿。學佛者若能多用心點,都會是在儲備成佛的資糧。



萬丈高樓 ─ 主動學習
¡在生活中,每個人一樣都有著大好人生,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一個人首要的學習任務就是學會生活,學會了生活,才有人生的成功。
¡我們每一次的表現,別人都是看在眼里,評在心里的。所以聞思後的學習,都必須主動在每次的行動,都以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為目標,不會給自己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託過去。

萬丈高樓 ─ 團隊合作
¡歐洲著名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認為:假使一個人未曾學會合作之道,他必定會走向孤獨孤僻之異途,並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嚴重影响他一生的發展。團隊意識是學佛人的一項基本素質與品格。如果一個人不能與他人融洽地合作,學習次第應還在被接引中。須知,與人合力,才能變腐朽為神奇,化不可能為可能。是故,合力能使人適應環境、立足社會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
¡如果不能夠做到團結,任何單個強大的力量都是弱小的的。一個充滿了矛盾和紛争的隊伍、組織很容易被征服、被打敗,團結的隊伍是最有向上力的。
¡有一個人親眼目暏了螞蟻的壯舉:突來的水,包圍了一小塊陸地,那一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因為它們不識水性。遇水了,爬出穴,一陣慌亂后,螞蟻們又保持秩序了。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水面。螞蟻團合力不鬆散的向前隨水漂得很輕靈。終于,它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當螞蟻群自己無力搬運的食物時,它會發信號讓同伴一起來,依靠團體力量,最終達到目地。目標、合力,可以讓本來擁有的力量增長數倍,萬眾一心,其利斷金。所謂讓羊群逃跑的是獅子,讓獅子逃跑的是大象,讓大象逃跑的是螞蟻。

慧霖苑教師營講義
2012年11月13日




2012年11月23日

慧霖苑第一屆青少年佛學生活營開放報名


慧霖苑第一屆青少年佛學生活營即日起開放報名

爲了培養正信的佛教徒、建立與提升青少年的倫理觀念以及培養團隊精神,檳城慧霖苑佛法學處在即將邁入十週年之際,于2012127日至9日,首次主辦三天兩夜青少年佛學生活營,公開給年齡12歲到18歲的青少年報名參加。報名費只需四十令吉(包含食宿、講義等費用)

當孩子們從兒童成長為青少年的過程中,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模式以及人際關係都將面對極大的轉捩點。在這個時候,若他們可以接受適當的學習和培訓,以及佛法的引導和熏習,那麽當他們在面對種種挑戰以及學習時,就可以更正面、積極、有自信。此外,在佛教環境裏耳濡目染的熏陶,孩子們在許多是非黑白的抉擇中,也更趨向善的一面,培養更好的品德。

青少年佛學生活營的主題定為“十有五而志于學”,意欲鼓勵他們在少壯時期勵力學習,不要白費美好的青春年華。課程主題内容,則回歸“雙手合十”的小組競賽、團康、歌曲、上課、發表、才藝表演或晚會等活動,引導學員們在動態之後回歸内心的安穩、互相合作與團結、以及跟師長之間建立更積極和正面的互動關係。

此次生活營的主要媒介語為華語,所有參加的學員必須自備足夠的換洗衣物、長褲或運動褲、盥洗用具、涼鞋、文具、筆記本、個人藥品(如需要)和水瓶。主辦單位也呼籲學員們勿攜帶貴重物品,如金飾、手提電腦、iPad、遊戲機、MP3、手機、相機等,以免遺失。欲知詳情或索取生活營報名表格,可在辦公時間聯絡慧霖苑或慈雲宮(04-3991659 / 012-5523595 / foxueban@hlyuan.org),或者從慧霖苑部落格下載 http://www.huilinyuancentre.blogspot.com/  敬請從速報名。報名截止日期為2012123日。



2012年10月10日

第一屆青少年佛學生活營

慧霖苑將舉辦第一屆青少年佛學生活營,公開給12-18歲的慧霖苑、慈云宮以及惠元亭的同學參加。歡迎各位同學在各自的佛學班索取表格,踴躍報名參加。生活營的細節如下:


第一屆青少年佛學生活營簡章

主辦:慧霖苑佛法學處   

                   
主題:十有五而志于學

宗旨:1)      培養正信的佛教徒。2)      讓學員建立與提升倫理觀念。3)      培養團隊精神。

進行方式:講座、小組研討及發表、團康、手語、辯論等。

媒介語:華語

日期:2012127日至129 (于127日上午10時報到,129日下午4 時結束)

地點:檳城鶴山學院 Air Itam, 11500 Penang.

對象:年齡介於1218歲的慧霖苑/慈雲宮/惠元亭佛學班青少年

費用:RM40.00 (包括住宿、膳食、講義)。若有兄弟姐妹共同參加,弟妹營費可獲折半,或另行商討。

必須自備的物品:足夠的換洗衣物、長褲/運動褲、慧霖苑恤衫、盥洗用具、涼鞋、文具、筆記本、個人藥品(如需要)和水瓶。請勿攜帶貴重物品,如金飾、手提電腦、iPad、遊戲機、MP3、手機、相機等。若有遺失,恕不負責。

招生人數30 – 60

索取表格單位:慧霖苑/慈雲宮/惠元亭兒童佛學班亦可從慧霖苑部落格下載表格 http://www.huilinyuancentre.blogspot.com/
(表格若不足夠請自行複印)

呈交表格單位:慧霖苑/慈雲宮/惠元亭兒童佛學班傳真:04 – 3991659 (慧霖苑/慈雲宮) 03-21420664 (惠元亭)

電郵:foxueban@hlyuan.org

詢問詳情:慧霖苑/慈雲宮/惠元亭兒童佛學班(星期一至星期五:8.30 am – 12.30 pm3.30pm – 4.30pm / 周末8.30 am – 12.30 pm)

電話:04 – 3991659 (慧霖苑/慈雲宮) 03-21420664 (惠元亭)012-5523595 (蕭文荻老師)

報名截止日期:20121111(星期日) 


2012年9月25日

理大佛學會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 - 蕭文荻


理大佛學會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

蕭文荻

自理大佛學會在1971年成立以來,佛法的傳遞一直是學會的主軸。佛學班肩負著弘揚佛法的任務,而佛學班的師資,則來自于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或者是一般外界所認知的弘法人員培訓班。早期在資訊不怎樣發達的年代,聼聞佛法的風氣還是鼎盛的,大專生的學習心、承擔力和對佛法的歸宿感也遂之單純和強烈。廿一世紀以後,大專生偏向較外放的活動。因此,爲了應付不同的活動需求,佛學會的組織架構日漸龐大,活動小組也越來越多。在活動過於頻密底下,佛學班和各活動之間出現人選爭奪的狀態,而許多學員、理事甚至佛學班的弘法人員也越來越不容易在活動中帶出佛法。

在佛學會30週年慶之際,理事和學長們發起轉化潮流式的慶祝作風,跨越地為佛學會策劃改革,返璞歸真,重新定位佛學班的重要性,並減少過多的小組和活動。此外,原本的弘法人員培訓課程也被易名為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來減輕大專生承擔佛學班任務的心理壓力。改革初期,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由理事承擔,但因爲佛法根基和體驗不足,加上過多的行政工作,效果差強人意,理事也很艱辛。從2003年第三屆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開始,我和幾位畢業的學長發心承擔,一來可減輕理事的負擔,二來可提升課程的水平,三來較年長的學長也較能對學員起攝受的作用,一舉三得。自此開始至今,一屆一屆傳承,主要都是由已經畢業或者是即將畢業的學長發心護持承擔。

從第三屆離開后,去年第十一屆剛好趁著佛學會40週年的因緣,與幾位同行再次回校帶領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同樣的,佛學會在這個臨界點一樣選擇反省與重整,用最樸實的方式感恩佛學會成立40週年的殊勝。這個機緣讓許多學長有機會回來關心佛學會,也可以把在傳承過程遺漏的核心價值與學弟妹分享。

在有了家庭和事業后,再次踏入校園與這麽多學弟妹共事,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因爲我必須準備付出更多原本屬於家庭的時間和精神。期間,我和秀慧經過多次反復的考量和掙扎,也請示師父的意見。感恩的是得到師父的鼓勵,也得到佛學會理事以及前屆督導的正面回應,還有我其他同修的支持,讓我們鞏固回校帶領的決心。那個時候,有想過我們這樣回去帶領會很突兀嗎?應該嗎?心情進進退退,七上八下。最後,我和秀慧達成一個共識,決定勇敢的去走這條路。今天若我們明明有能力做出一些努力,卻又退縮,未來如果學會的情況未如人意,我們一定會後悔;若我們努力過,那麽不管結局如何,依然得增上緣。決定要護持了,但是還是要先安住自己的心。這麽多年來,由於種種因素,包括校方政策的改變、時下年輕人思維模式的轉變等,那些轉折都讓佛學會的人數和素質有下降的趨勢。到了這一屆,可算是人數最少的一屆。我們在前行的時候,就先告訴自己,不要想著無法預期的成果,就當作是修持的提升和磨練,也練習帶人的善巧功夫。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只要求督導在聽聞、身教和言行的提升,多依止善知識,踏實的一步一步學習。我始終相信,只要督導團是合和、有共識、有成長的,一定可以攝受學員。身教的展現,遠比天花亂墜的虛言,更爲踏實。雖然這麽做效果很慢,慢到開頭幾乎看不到成果,但是若能堅持到最後,它一定是最扎實的帶領。

由於我本身和學員年齡的差距,處事的方式,還有一些“坊間傳言的誇大,在培訓課程的初期,很多學員都認爲我應該是很嚴謹的人,而跟我有一些距離。這先入爲主的看法,反而讓我因禍得福,不費很大的力氣,就讓這群比較心散和自我的學員,自然嚴守紀律,以免被督導教誡。過程中,因爲督導對於學員的學習常常有直接性的調整,他們在自己的程度漸漸提升過後,反而比較願意接受這種較紀律、嚴密和引導性的帶領方式。這是可喜可賀的,也證明了不管在什麽時代,每一個人都有反省和提升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常會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帶、不容易教。固然它是目前社會的文化趨勢,但我們自己也應該有一份自我慚愧的覺知。教育界裏常常對老師講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既然人的思想已經不一樣了,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契機契理,不可能每年都用同一套方式,依樣畫葫蘆的帶領不同的學員。除了時時調整帶領的方式,以契合學員的根器之外,又必須深入淺出,不能夠爲了遷就現代年輕人的習性而把該有的水準降低。這一點,説是容易,卻讓我和督導們在這一年裏,單是課程和活動的設計,就弄得焦頭爛額。舉凡例常上課的講師設定、營隊編排、為生活優渥的年輕人量身定做的感受體驗課、修持活動、管理技巧訓練、弘法技巧等等,無一不是思前想後,精心設計的。因爲只有不怕麻煩的不斷反省、觀察和調整,才能確實帶出最能攝受的課程。當然,整體目標方向的建立,少不了依止師父的時時刻刻導引;許多細節上的協助,也少不了許多學長無私的護持、關心和協助。諸方善緣的協助,除了滿懷感恩,好好帶領和傳承之外,無以爲報。

就這麽經歷了許多的磨練,包括一些學員因私人問題退出、督導的課業或事業繁忙、大家的情緒問題以及態度問題等等,在在都讓督導們學習在一次又一次的起伏中重新出發,樂觀面對。尤其我身為督導長,再怎麽苦和困難,都得要策勵自己進步,才能維持明確的方向,不讓這個團隊迷路。好不容易到了結業典禮了,最大的收穫是看到學員們從沒有方向到找到方向;從有態度到能協調;從一盤散沙到默契十足;從被動到積極。一路走來,對他們對我本身,每一步都是很好的學習經驗。他們學得很多,我自己的收穫更是滿盈的。尤其是在結業典禮看到回顧點滴的短片和學員代表致詞時,我流淚了。那是喜悅的淚水,就好像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成才一樣非常欣慰的感覺。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不敢說我自己有什麽了不起的體驗,最大的感受就是學佛沒有現成的捷徑,只有好好的依止師長,踏實的聽聞佛法和如理思惟,努力的耕耘和學習,不走冤枉路的經歷,就是捷徑了。套一句我們理大佛學會的口號,“同一法檐下,我們分擔與分享”;以及佛學會的精神,“自覺是我的本分,覺他是我的責任”,只要我們可以把正法如理如法的好好傳承,就是對師長諸佛菩薩最好的回報與供養。

(已刊登在《無盡燈》第70/216期)

檳州全民慶衛塞心得報告 - 蕭文荻


檳州全民慶衛塞心得報告

蕭文荻

由檳州政府主催,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主辦,全檳各寺院庵堂暨佛團協辦的檳州全民慶衛塞 - 衛塞節開放日,在一片井然有序且祥和的氣氛中圓滿舉行。

此項活動具備幾個非凡的意義。就聯合形式來説,這是第一次獲得州政府撥款的衛塞節活動。這殊勝因緣,更號召了超過30個檳州佛教團體,摒除門戶之見,跨越語言隔閡,攜手合作成就這個空前的衛塞開放日。這樣的團康氛圍,是大家樂見的。欲讓正法久住,佛教興盛,少不了代代無私的傳承,更少不了大家依教奉行,集思廣益,互相交流與學習。

其次,就活動内容來説,這個開放日更加著重於展現出佛陀的本懷,以不落俗套的方式,讓大衆更加了解衛塞節的意義,以及認識佛教的人天導師 佛陀。普羅大衆對於衛塞節的認知,超越刻板的、只局限于浴佛以及花車遊行的形式理解。是故,若要了解衛塞節為紀念佛陀出生、成道、涅槃三期同慶的意義,就非得認識佛陀一生的故事了。

這次的開放日,少有的引用了佛陀傳展覽,作爲活動的主軸。圖文並茂的圖片故事展,加上解説員的講解,只為讓大衆對佛陀生平有基本概念;了解了故事之後,主辦單位刻意在展覽中途設計的大型浴佛亭,讓大衆融入整個故事中,所以當他們為悉達多太子像灌沐之際,能夠有較深刻的感受體驗;佛陀傳的戲劇演出,以及佛曲佛樂的表演,讓大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佛陀傳故事的印象;加上各種源流的文物與佛像展覽,以及馬來西亞佛學院學生以制香貼粉手工製作的佛像和佛具,在認知和情感上,都深深攝受了大衆的心。即使是非佛教徒,看到如此莊嚴的設計,也不禁對祂肅然起敬。有了清楚的了解,再去參與供僧,也更顯得意義深遠了。

沒有喧嘩的節目;沒有爭先恐後的擁擠;沒有無謂的懈逸。在僧寳的帶領之下,每一個活動的環節,都或隱或顯的流露出佛陀教育的身教和言教;每一位義工,都表現出佛教徒該有的形象。一場這麽大型的活動,卻看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臉上都挂著微笑;大衆都遵守大會定下來的規則,實屬難得萬分。這樣的呈現,展現出前行引導和教育的重要性。善知識在籌備過程中,不厭其煩的理清目標方向,以及調整大家的心態與做事方法,讓大家學習把佛法融入工作中,是讓這個活動充實和莊嚴的主因。

這是很好的學習,也是一面明鏡。活動辦得圓滿,固然可以攝眾和鼓舞人心。但更重要的,是籌備者與參與者,有沒有在其中納受佛法的含義,繼而提升自己的内涵。佛教活動與一般活動有別之處,是它更重視活動帶出來的教育内涵,以及佛法的實踐。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並學習放開胸懷,傾聽別人的意見,是更踏實的修行。佛教活動必須帶出佛法,這是無庸置疑的。檳州全民慶衛塞,的確有辦到這一點,這在格式化的社會活動中,仿如注入一股清流,值得讚嘆與鼓勵。
菩提中學的女同學裝扮成美麗的印度姑娘,讓場面生色不少。

參觀民衆歡喜虔誠的浴佛


由馬來西亞佛學院學生以制香貼粉手工製作的臥佛像


(已刊登在《無盡燈》第70/216期)

2012年9月19日

鶴山學院2013年招生

2013年課程招生   Intake 2013


中華文化課程 Chinese Cultural Program

課程宗旨        :弘揚中華文化,以中華藝術陶冶性情。
招收對象        :十八歲或以上的成人。
费用              報名費 RM5.00,個別課程每月學費為RM10.00


課程
Program
級別
Grade / Level
開課日期
Date of Commence
上課時間
Time
華樂班 古箏、笛子、揚琴、二胡
Chinese Instruments Program – Gu-Zheng, Flute, Dulcimer, Er-Hu
第一級
Grade 1
7/1/2013星期一
7.00pm – 8.00pm
8/1/2013星期二
10.00am – 11.00am
第二級
Grade 2
7/1/2013星期一
8.15pm – 9.15pm
8/1/2013星期二
11.15am – 12.15am
華樂班 琵琶
Chinese Instruments Program – Chinese Lute
第一級
Grade 1
7/1/2013星期一
7.00pm – 8.00pm
第二級
Grade 2
7/1/2013星期一
8.15pm – 9.15pm
中國水墨畫班
Chinese Brush Painting
初級 / 中级
Preliminary / Intermediate
8/1/2013星期二
7.45pm – 9.30pm
書法班
Calligraphy
初級
Preliminary
8/1/2013星期二
7.45pm – 9.30pm
武術班
Martial Art
初級
Preliminary
8/1/2013星期二
7.30pm – 9.30pm

中華文化課程簡章下載

中華文化課程報名表格下載


佛教學院初級部面授課程

課程宗旨        :研修佛學,培育佛教人才,續佛慧命。
課程内容        :語文、數理、佛學、通識、電腦、書法、音樂。
上課時間        :週一到週五,8.00am – 12.40pm
招收對象        13 – 15歲的預備班新生。入學者必須至少小學畢業或同等學歷,並具備中文讀寫能力。
開課日期        :三月
備註              :學生必須具備健康的身心,並且必須住宿。


佛教學院信願班面授課程


課程宗旨        :研修佛學,培育佛教人才,續佛慧命。
課程内容        :佛學、學經、禪修、電腦、書法、音樂、水墨畫
上課時間        :週一到週五,8.00am – 12.40pm
招收對象        18歲以上的成人。入學者必須至少小學畢業或同等學歷,並具備中文讀寫能力。
開課日期        :三月

預知更多本院2013年的招生詳情,請在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至下午四點,以及週六上午八點至中午一點,聯絡教務處04-8352333 / 012-5523595 洽詢,或親臨鶴山學院索取簡章與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