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理大佛學會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 - 蕭文荻


理大佛學會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

蕭文荻

自理大佛學會在1971年成立以來,佛法的傳遞一直是學會的主軸。佛學班肩負著弘揚佛法的任務,而佛學班的師資,則來自于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或者是一般外界所認知的弘法人員培訓班。早期在資訊不怎樣發達的年代,聼聞佛法的風氣還是鼎盛的,大專生的學習心、承擔力和對佛法的歸宿感也遂之單純和強烈。廿一世紀以後,大專生偏向較外放的活動。因此,爲了應付不同的活動需求,佛學會的組織架構日漸龐大,活動小組也越來越多。在活動過於頻密底下,佛學班和各活動之間出現人選爭奪的狀態,而許多學員、理事甚至佛學班的弘法人員也越來越不容易在活動中帶出佛法。

在佛學會30週年慶之際,理事和學長們發起轉化潮流式的慶祝作風,跨越地為佛學會策劃改革,返璞歸真,重新定位佛學班的重要性,並減少過多的小組和活動。此外,原本的弘法人員培訓課程也被易名為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來減輕大專生承擔佛學班任務的心理壓力。改革初期,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由理事承擔,但因爲佛法根基和體驗不足,加上過多的行政工作,效果差強人意,理事也很艱辛。從2003年第三屆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開始,我和幾位畢業的學長發心承擔,一來可減輕理事的負擔,二來可提升課程的水平,三來較年長的學長也較能對學員起攝受的作用,一舉三得。自此開始至今,一屆一屆傳承,主要都是由已經畢業或者是即將畢業的學長發心護持承擔。

從第三屆離開后,去年第十一屆剛好趁著佛學會40週年的因緣,與幾位同行再次回校帶領佛學班輔導員培訓課程。同樣的,佛學會在這個臨界點一樣選擇反省與重整,用最樸實的方式感恩佛學會成立40週年的殊勝。這個機緣讓許多學長有機會回來關心佛學會,也可以把在傳承過程遺漏的核心價值與學弟妹分享。

在有了家庭和事業后,再次踏入校園與這麽多學弟妹共事,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因爲我必須準備付出更多原本屬於家庭的時間和精神。期間,我和秀慧經過多次反復的考量和掙扎,也請示師父的意見。感恩的是得到師父的鼓勵,也得到佛學會理事以及前屆督導的正面回應,還有我其他同修的支持,讓我們鞏固回校帶領的決心。那個時候,有想過我們這樣回去帶領會很突兀嗎?應該嗎?心情進進退退,七上八下。最後,我和秀慧達成一個共識,決定勇敢的去走這條路。今天若我們明明有能力做出一些努力,卻又退縮,未來如果學會的情況未如人意,我們一定會後悔;若我們努力過,那麽不管結局如何,依然得增上緣。決定要護持了,但是還是要先安住自己的心。這麽多年來,由於種種因素,包括校方政策的改變、時下年輕人思維模式的轉變等,那些轉折都讓佛學會的人數和素質有下降的趨勢。到了這一屆,可算是人數最少的一屆。我們在前行的時候,就先告訴自己,不要想著無法預期的成果,就當作是修持的提升和磨練,也練習帶人的善巧功夫。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只要求督導在聽聞、身教和言行的提升,多依止善知識,踏實的一步一步學習。我始終相信,只要督導團是合和、有共識、有成長的,一定可以攝受學員。身教的展現,遠比天花亂墜的虛言,更爲踏實。雖然這麽做效果很慢,慢到開頭幾乎看不到成果,但是若能堅持到最後,它一定是最扎實的帶領。

由於我本身和學員年齡的差距,處事的方式,還有一些“坊間傳言的誇大,在培訓課程的初期,很多學員都認爲我應該是很嚴謹的人,而跟我有一些距離。這先入爲主的看法,反而讓我因禍得福,不費很大的力氣,就讓這群比較心散和自我的學員,自然嚴守紀律,以免被督導教誡。過程中,因爲督導對於學員的學習常常有直接性的調整,他們在自己的程度漸漸提升過後,反而比較願意接受這種較紀律、嚴密和引導性的帶領方式。這是可喜可賀的,也證明了不管在什麽時代,每一個人都有反省和提升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常會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帶、不容易教。固然它是目前社會的文化趨勢,但我們自己也應該有一份自我慚愧的覺知。教育界裏常常對老師講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既然人的思想已經不一樣了,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契機契理,不可能每年都用同一套方式,依樣畫葫蘆的帶領不同的學員。除了時時調整帶領的方式,以契合學員的根器之外,又必須深入淺出,不能夠爲了遷就現代年輕人的習性而把該有的水準降低。這一點,説是容易,卻讓我和督導們在這一年裏,單是課程和活動的設計,就弄得焦頭爛額。舉凡例常上課的講師設定、營隊編排、為生活優渥的年輕人量身定做的感受體驗課、修持活動、管理技巧訓練、弘法技巧等等,無一不是思前想後,精心設計的。因爲只有不怕麻煩的不斷反省、觀察和調整,才能確實帶出最能攝受的課程。當然,整體目標方向的建立,少不了依止師父的時時刻刻導引;許多細節上的協助,也少不了許多學長無私的護持、關心和協助。諸方善緣的協助,除了滿懷感恩,好好帶領和傳承之外,無以爲報。

就這麽經歷了許多的磨練,包括一些學員因私人問題退出、督導的課業或事業繁忙、大家的情緒問題以及態度問題等等,在在都讓督導們學習在一次又一次的起伏中重新出發,樂觀面對。尤其我身為督導長,再怎麽苦和困難,都得要策勵自己進步,才能維持明確的方向,不讓這個團隊迷路。好不容易到了結業典禮了,最大的收穫是看到學員們從沒有方向到找到方向;從有態度到能協調;從一盤散沙到默契十足;從被動到積極。一路走來,對他們對我本身,每一步都是很好的學習經驗。他們學得很多,我自己的收穫更是滿盈的。尤其是在結業典禮看到回顧點滴的短片和學員代表致詞時,我流淚了。那是喜悅的淚水,就好像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成才一樣非常欣慰的感覺。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不敢說我自己有什麽了不起的體驗,最大的感受就是學佛沒有現成的捷徑,只有好好的依止師長,踏實的聽聞佛法和如理思惟,努力的耕耘和學習,不走冤枉路的經歷,就是捷徑了。套一句我們理大佛學會的口號,“同一法檐下,我們分擔與分享”;以及佛學會的精神,“自覺是我的本分,覺他是我的責任”,只要我們可以把正法如理如法的好好傳承,就是對師長諸佛菩薩最好的回報與供養。

(已刊登在《無盡燈》第70/216期)

1 則留言:

  1. 寫的真好。看到學員的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希望這顆菩提種子在他們心裡慢慢發芽,活得更踏實更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更願我們可以同願同行!加油吧!

    回覆刪除